乡村教育助力行动专题
 首页  项目简介  顶岗支教  国培计划  三下乡  爱心课堂  联系我们 
文章内容页 荣誉展示
你我相约“三下乡” 共同绘制中国梦 ——201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圆满结束
2020-01-13 19:03  

IMG_256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主要渠道。大学生们需要走出课堂和书本,走进社会,用脚步去丈量广阔的祖国,将目光和热情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的汗水去浇灌希望的田野,在服务社会中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实践目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的开展旨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深入到农村和基层,发挥知识技能优势,为农村脱贫致富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要服务,促进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意,不断的查找自身不足,适应社会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也使学校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逐步完善产学研的无缝对接,使高等教育成果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整装待发 激情满怀

我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除了日常的志愿服务、四进社区、专业实习实践外,每年都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今年暑期,按照团中央、团省委的统一安排,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学校下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召开专题会议落实相关工作。在筹备过程中,各级团学组织按照实践活动与社会观察、志愿服务、专业学习、就业创业有机结合的原则,精心选择活动载体,设计活动内容,选拔优秀大学生参与活动,全校共组建校级重点团队17,除统一组队开展实践活动外,各级团学组织还组织团员青年就近、就便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期达到“服务群众、锻炼自我”的双重目标。

IMG_257

IMG_258

校党委副书记梁中贤慰问志愿者

17支重点团队中,有的团队选择去支教,在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朝夕相处中,了解农村,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有的团队选择做公益,在公益活动中奉献爱心,充实自我;有的团队选择去考察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国家富强、社会和谐带给人们的幸福生活;有的团队选择走进社区,去体验社区工作人员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有的团队选择传承红色文化,在开展红色宣讲、走访调研中重温历史......713,各团队经过出发前的细心准备,随着“三下乡”出征仪式的举行,各支队伍带着服务地方、服务群众、锻炼自我的豪情奔赴黑龙江省各地开展为期730天的实践活动。

实践路上 创新不断

获得教育机会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但现阶段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多农村小学的学生放假后无人看管,让本是留守儿童的他们更是缺少了关注和关爱,他们渴求接触新鲜事物,他们渴望关心和陪伴,他们希望让自己的假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带着和他们一样的想法,17支团队中有8支团队选择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农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支教活动,他们走进农村,走进农户,走进儿童,用他们的真情付出,无私奉献,和农村的孩子们共同谱写了一个个色彩斑斓的假期生活。

IMG_259

孙玉生教授指导志愿者备课

角色体验,带来不一样的实践感受。在阳明区磨刀石镇明德小学支教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绿海飞扬”志愿者服务队创新的搭建了“角色体验”框架,志愿者的工作模拟学校的校长、教务主任、后勤主任等职务进行了分工。在工作里,大学生们各司其职,负责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在“角色体验”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很好的履行了各自的职责,而且也培养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在教学中,他们“化身”为最贴近小学生,最有魅力的老师,仅仅几天就和孩子们建立深厚的感情。

教授带队,为学生实践活动助力。文学院“连心”支教队指导教师孙玉生是本年支教活动中的唯一一名教授,年近50的他带着20余年的执教经验,和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农村同吃同住,指导学生备课、上课,开展工作。生活中,他是志愿者们的大家长,工作中他是志愿者们的指导人,因为他的加入,志愿者的授课更加专业,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权威,孙玉生老师说他只是做了他一名教师应该做的,和志愿者在一起,能够为他们服务,是值得骄傲的事。

IMG_260

灵活教学,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们采取传授理论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原本在孩子们眼中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在宁安江南乡永安小学支教的“蒲公英”志愿者服务队、海林烟厂希望小学支教的“益阳”志愿者服务队,把化学、物理实验这些孩子们从来没有上过的课带进课堂,在普及生活常识的同时,体验动手带来的快乐;林口“帮帮堂”志愿者服务队用8天的时间一起和70余名留守儿童和农村孩子共同绘制的希望树、共同放飞的纸飞机、共同为彼此的未来许下的约定,都深深的留存在每个人的心中;教师教育学院志愿者把心理团队辅导作为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重要载体取得可喜成绩;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志愿者把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作为重点,剪纸、刮画、折纸、简笔画等等,志愿者和孩子们一同谱写了一个多彩的假期。宁安教育局党委书记赵彦华表示,志愿者支教队为农村小学带来新鲜血液,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为小学生带来快乐暑假的同时也帮助小学生确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念,这是孩子们受用终身的大事,宁安教育局欢迎更多的牡丹江师范学院的大学生来宁安支教和工作。这是对支教活动,对志愿者最大的肯定。

走访调研,多种渠道让实践更实际。除了支教外,志愿者们还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农田、农户家中调研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并将活动中发现的特殊群体作为长期的帮扶对象。带领孩子们一起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清扫道路卫生,让小学生们在劳动中体会快乐。活动最后的文艺汇演,让所有参加的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看着家长们抑制不住的笑声、骄傲的表情,听着家长拉着志愿者手诚挚的感谢,再苦再累也值得。

红色宣讲,永远铭记历史丰碑。历史与文化学院的志愿者利用假期时间到社区中宣讲红色文化、走访烈士遗属,和他们一起回忆珍藏在记忆深处的故事。通过宣讲红色故事,让更多的人明白,生活在这个多姿多彩的和平年代,一定要倍加珍惜无数先烈用生命给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工作,牢记烈士的遗愿,踏着烈士的足迹,用自己的才智去实现先烈们未完的共产主义事业,去创造共和国无限美好的明天。

IMG_261

走进社区,在志愿服务中成长。化学化工学院的志愿者假期相约走进社区、走进孤独症儿童,力所能及的去帮助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和患儿,在服务的同时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社情民意,体会到服务的快乐;西方语言学院的志愿者走进社区幼儿园,用心去聆听孩子们的声音,用情去感动每一个孩子,志愿者们奉献了爱心,彰显了责任心,锻炼了表达能力,让这份爱留在彼此的记忆中。

我们一直走在路上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时代主题为引导,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组建的39支团队中,8支团队受到团中央、团市委的表彰和奖励,40余人被授予全国、牡丹江市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志愿者称号,这也更加激发了在校大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热情和干劲。2015年,我校在农村小学又建立了5个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为今后的大学生实践,为丰富小学生的暑期生活,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受益,提供了保障。

在实践期间,校党委副书记梁中贤、宣传部长秦植林、学生处长陈伟、团委副书记郑维东、段星宇及相关学院党委书记赴实践地看望慰问志愿者,把来自学校党委和行政对志愿者的关心和关爱带给他们,这更加激发了志愿者们的工作热情,纷纷表示他们会倍加珍惜实践机会,不负学校和老师的期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实践活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学校增光添彩,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开学后各实践团队将通过座谈会、汇报会、表彰会等形式总结实践成果,交流实践经验。学校也将在今后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坚持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组织大学生广泛开展实践服务活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活动中将积极争取社会资助和国家级实践项目,组建国家奖助学金获得者服务队、研究生支教队和青年教师指导教师团队,让更多的大学生在接受国家资助的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让广大研究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更加增强社会责任感,让更多的教师在指导活动开展的同时,和学生们一起体验奉献付出的快乐。

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才能更有时代价值。我们深信师院学子一定能继承光荣传统,不负众望,建新功立新业,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的活动中,书写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新篇章,共同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能加油。



版权所有:牡丹江师范学院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