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助力行动专题
 首页  项目简介  顶岗支教  国培计划  三下乡  爱心课堂  联系我们 
文章内容页 荣誉展示
实践路上 青春无悔 ——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2020-01-13 19:07  

IMG_256

2017年暑期,为更好地落实我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本着服务地方、实践成才的目的,学校开展了以“喜迎十九大 青春建新功”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组织培训到实践开展,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学生志愿者用他们青春的热情感染和感动着每一个人……

IMG_257

勠力同心统筹设计

学校一直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实践育人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支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三下乡”、“四进社区”、“专项志愿服务”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与地方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农村、社区等地建立实践育人基地平台,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查找自身弱项,为进入社会成为可用人才做好准备。

IMG_258

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从下发通知到队员招募、从下乡实地考察到积极组织培训,通过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各级团学组织的积极推进,于77日在综合楼前隆重举行了“三下乡”出征仪式,来自17个二级学院的支教扶贫、国情社情观察、科学技术帮扶、抗联文化调研等23支队伍,300余名志愿者带着学校领导老师的嘱托,带着捐赠的图书文具,整装待发,激情满怀,奔向各实践目的地。

IMG_259

实践创新圆梦远航

社会实践的影响是双项的,不论是何种形式,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专业优势,在就业前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在回归课堂时,找到自己所需,让课堂真正变得“神圣”起来就是实践最大的收获。

IMG_260

发挥师范教育优势,提前感受课堂精彩。在所有的团队中,有10支团队选择了到小学支教,并在农村小学新建6个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数学科学学院的志愿者,把7天的支教时光用彩虹的颜色赋予不用的意义,每天一个主题,给农村的孩子带来多彩的七天;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志愿者发挥专业特长,用歌声和舞蹈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艺术的种子;文学院的国学特色课程:中华成语、启蒙漫画、诗词创作等,在品读经典的同时,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开拓了视野;教师教育学院四年来一直服务在放牛沟交通希望小学,每年暑期都和小学生们有一个相同的约会;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志愿者和孩子们同吃同住,不一样的体验让他们更加体会到支教活动的不易和获得肯定的成就感;西方语言学院的志愿者走进红色刁翎,和小学生们一起将自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祝福汇入一张张手抄报中,也共同绘制着美丽的中国梦。“青马工程”志愿服务队、“帮帮堂”志愿服务队作为两支由各学院学生组成的小分队,集大家所长,课程内容丰富,活动新颖,深受孩子喜爱。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学校、不一样的人,演绎着一样的感动,大学生志愿者们用短短的7天,为彼此留下一生的回忆。

IMG_261

发挥专业所长,开展基层帮扶。法学院的大学生们走进村屯,来到农户身边宣讲法律法规,开展普法宣传;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带着画笔和燃料,用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墙体彩绘,无声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学生为服务地建立微信平台,告诉世人一个不一样的庆丰村,一群为祖国未来坚守的农村教师;经济与管理学院“红色我们”志愿服务队,历史与文化学院红色文化调研团走进抗联遗迹遗址,寻找抗联故事,用镜头为当代的我们讲述那段永不磨灭的历史,也为发展丹江红色旅游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绿海飞扬”志愿者协会的师生们走遍丹江的小溪大山,冒着酷暑采集水样和植物标本,检测水质,宣传环保,共同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做着自己的努力。

IMG_262

爱心志愿服务,我们一直在行动。化学化工学院的志愿者三年来一直用心关爱孤独症儿童,用他们的真情温暖来自星星的孩子;体育科学学院的志愿者服务于牡丹江市中小学球类比赛及暑期公益培训活动中,在奉献服务的过程中,也将专业知识进行了实践;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学生们来到北山社区,走进老人身边,用热情和活力为他们带去不一样的时光;文学院的大学生在实践中走进敬老院,尽己所能为老人带去快乐和温情。社区志愿服务有他们的身影,公益宣传有他们的一份力量,大学生们用行动去践行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精神。

深入调研考察,了解社情民意。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东方语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文学院的大学生们选择深入社区、企业、工厂、学校,进行考察调研,深刻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应用英语学院的志愿者带着全国共青团重点课题项目的工作内容用7天的时间走遍牡丹江8个城区市县,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抗联遗迹,将“一学一做”教育实践与抗联精神弘扬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历史、感悟和平岁月的来之不易,为下一步研究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IMG_264

党建带团建,实践群发力。在2017年学校暑期实践任务下达后,各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群策群力,指导各学院团总支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实践内容,组建实践团队。与往年实践不同的是,在今年的实践队伍中有4支由院长、党委副书记带队的实践队伍,历史与文化学院院长卢伟、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段星宇、西方语言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建军、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宏伟主动承担实践任务,联系实践地点,指导实践开展,与学生同行同实践,用他们多年的工作经验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IMG_265

IMG_266

实践征程一路有你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7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圆满完成,得益于学校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出征仪式上,党委书记王育伟为实践团队送行,叮嘱师生注意实践安全,认真实践,多为基层做好事、做实事;校长梁中贤十分关注各实践团队情况,并要求相关部门做好实践的检查指导慰问工作;党委副书记刘小辉亲临实践地慰问志愿者,把学校的关心和关爱送给师生;在各队伍实践过程中,二级学院院长李福生、孙英杰、赵祥凤、王岚、张岩,党委书记何建新、刘晓霞、王海志、陆学凯、张启龙、葛翠茹、陈忠平、田新山、张晓祥、才中喜、于辉等党政负责人深入到实践地点检查指导、看望慰问实践师生,共同为“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助力导航。

IMG_267

同时,在实践前夕,各服务队也得到广大教师的积极帮助支持,有的帮助采买捐赠物品,有的拿出自己家的音响、照相机,有的义务出车帮助运送行李物品……一幕幕感动的场景,一桩桩不求回报的主动帮助,虽然只是一项实践活动,但它孕育了全校师生浓浓的情谊,充分体现了我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更加激励着广大学生在实践的道路上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实践短暂收获满满

习总书记曾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IMG_268

西方语言学院管迪在实践感悟中说:在支教的7天里,我工作着、收获着、付出着、感动着,感受到孩子们的童真,也体会到了老师的辛苦,这是我人生历程中不平凡的一页,更是我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IMG_269

连续四年带队支教的数学科学学院团总支书记林雅峥在日志中写道:大学生们从大学殿堂走入社会的基层,近距离接触生活的真实,在实际的体验与感受中,锤炼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领悟到了作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应该有的责任与担当,也让志愿者们自身得到切实的锻炼,从这些全新的人生经历中获得对生活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变得更加成熟稳重,更加懂得珍惜、感恩与奉献。

林口建堂镇建堂小学的校长陶春海,在经济与管理学院“晨光”志愿服务队离开那天拉着师生的手说:“你们的支教让我重新反省我校教师在工作中的不足,未来我们要多多学习。既然这里作为基地,那每年支教就不能没有我校,我们永远欢迎。”

IMG_271

帮帮堂志愿服务队的支教学校和住宿地相隔近三公里,志愿者们顶着烈日,冒着大雨,行走在茂密的玉米地中间,没有一人叫过苦、喊过累;音乐与舞蹈学院团总支书记李小红,文学院团总支书记迟艳平、辅导员刘佳在实践地买菜做饭,为学生实践做好保障;数学科学学院的志愿者白天在教室上课,晚上在教室休息,身上被蚊子咬的到处都是包,却甘之若饴;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团总支书记孙鸿达每天开着车,带着学生行走在各个实践地点,胳膊晒伤了仍然坚持。在学生开展实践的后半期,正赶上牡丹江连降大雨,有的实践地面临洪水的威胁,可是没有一个志愿者退出,没有耽误任何一堂课,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那份难得的相遇。

IMG_272

在实践中,团省委副书记陈凯云来到学生中间,看望慰问实践地的师生,更是给全体实践队员们带来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一定做出最好的成绩,绝不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奋斗过、拼搏过、奉献过,书写过人生的精彩、攀登过人生的高峰,才能在以后回忆的时候,自信地道一句:“青春无悔”!



版权所有:牡丹江师范学院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