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助力行动专题
 首页  项目简介  顶岗支教  国培计划  三下乡  爱心课堂  联系我们 
文章内容页 荣誉展示
黑龙江日报:牡丹江师范学院 10年支教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020-01-15 13:56  

 


梁中贤 李旭中 陈晓东

国办发〔2015〕43号文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体现,也是国家赋予师范院校的使命和责任。牡丹江师范学院为提高师资薄弱的乡村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努力满足农村地区对优质乡村教师的需要,学校从2009年的爱心课堂做起,逐步拓展服务乡村教育项目如面向农村基础教育的顶岗支教、暑期三下乡和承担国培计划,助力乡村教师发展,服务乡村教育振兴,促进乡村振兴。10年来,与几十所学校签署支教协议,建立支教基地,帮助乡村教师解决乡村孩子教育资源不足,渴望更优质的教育问题。助力行动开展以来,学校共有3000多名优秀师范生在“爱心课堂”、“顶岗支教”和“暑期三下乡”活动中体验了乡村教育的艰苦,感受到了服务乡村教育的奉献乐趣,感悟到了成长的快乐。

支教活动给大学生们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大学生们在农村学校与乡村孩子们同吃同住,虽然时间只有半个月或20天,但是他们经历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经验、情感和认知。实践证明,这些支教活动是大学生们把课堂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好的载体。大学生纷纷表示,经过支教,自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学到了很多以前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实战经验。在教学中,他们感到了自己的不足,通过认真备课、组织活动、改进教学方法,大学生们深化了理论的学习和运用,拓展了自己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体会到了学有所用的愉悦和当老师的辛苦。他们在实践中通过经受的挫折和磨练,更加了解了自己,增长了才干,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支教活动也培养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看到乡村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艰苦条件,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美好生活,更加感恩父母,更激发了他们做公益活动的热情,毫无怨言地表示愿意无偿为乡村教育助力,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公益心和社会责任感。受乡村学生求知渴望的感染,大学生们纷纷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需要,国家对他们的期望,他们在支教路上变得更加坚强,学会了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学会了在艰苦的环境中调适自己、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提高了生活和工作能力,让他们形成了更加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回学校后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不少志愿者决心继续深造考研究生。所有的大学生结束支教后还依然与乡村学生保持微信上的联系,继续回复他们在学习上的困惑,当上了孩子们的人生导师。

支教活动培养了大学生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望着孩子们热切渴求知识的眼神,大学生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他们急切地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教给孩子们,自觉地当起全科教师。凡是孩子们需要的,他们都不遗余力地想办法教给孩子们。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他们向同学请教、向老师请教、向书本和网上请教,提高了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当看到孩子们满意的眼神,他们感到无比开心,在奉献的快乐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提高了大学生艰苦创业的能力,很多学生毕业后就直接参加国家西部支持计划,或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通过到贫困地区的支援教育的行动,改变乡村教育的面貌,为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做出贡献。

师范教育是育心铸魂的教育,肩负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农村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牡丹江师范学院10年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乡村教育助力行动上,坚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努力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为乡村孩子们带去了大学生蓬勃的朝气和阳光的希望,使“助力行动”成为有温度的行动,让支教活动成为大学生成长的摇篮,让农村学校成为大学生学习报国的沃土。

 

版权所有:牡丹江师范学院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