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助力行动专题
 首页  项目简介  顶岗支教  国培计划  三下乡  爱心课堂  联系我们 
文章内容页 荣誉展示
为贫困家庭孩子义务辅导 牡丹江大学生公益课堂走进社区
2020-01-14 13:37  

为贫困家庭孩子义务辅导 牡丹江大学生公益课堂走进社区

东北网4月20日电3年前,牡丹江师范学院的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开设了公益课堂,为贫困家庭的孩子义务进行文化辅导。如今公益课堂遍布牡丹江市的各个角落。

这些大学生老师倡导的理念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他们认为,要让现在的孩子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4月16日,星期天,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2002级学生韩雪虹早早起床,从位于城市东北角的校园出发,乘车一个多小时来到西北角的林机社区。8时整,社区里的36名孩子到齐了,她开始了她的公益课堂讲课。

同韩雪虹一样,牡丹江市有500多名大学生每个星期天都站在“公益课堂”的讲台上。

缘自志愿者的一个想法

2002年10月,牡丹江市儿童福利院来了一批志愿者,这里的孩子的境遇深深地触动了他们。“我们能为像他们一样的孩子做些什么呢?”

这些志愿者是牡丹江师范学院的大学生。“既然是学师范专业的,能不能发挥专长,帮助那些在经济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呢?”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志愿者们的赞同,并得到学院团委书记周英慧的大力支持。

2003年3月,由牡丹江团市委、牡丹江师范学院团委、北京四中网校牡丹江分校联合创办的公益课堂正式成立。为了保证授课质量,牡丹江师范学院团委决定优选出一批授课教师。

吕宁是中文系2002级学生,回忆竞选时的情景兴奋之情仍然溢于言表。“当时不知道怎么讲课。刚开始时是背课,然后找到一间无人的教室开始讲课,从8点一直到14点,不知疲倦。”吕宁说:“我选讲的课文是《雷雨》,记得当时到图书馆查遍了二十年来所有优秀教师的教案,悉心研读,获益匪浅。讲课时还用黑板做了一个道具,将《雷雨》中复杂的人物关系用图表形式表现出来,效果很好。”

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又经过一个月的试用期,15名大学生经过各方面考核合格后,被确定为公益课堂的正式教师。“接过大红聘书的那一刻,觉得特别神圣和自豪!”吕宁激动地说:“为他人奉献一份力量,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

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免费的公益课堂开课时,竟然来了100多名学生!

被招来的这些学生大都是初一、二年级的,公益课堂就把他们分成两个年级、4个班,每个班分别配置了一名班主任及语文、数学和外语等任课教师。

每个星期日的七点半,公益课堂的班主任就会准时站在校门口等待学生,再将他们带到牡丹江师范学院专门为他们准备的教室。

“公益课堂”既不照搬中学课堂教学,也不同于社会补习班。课堂上,教师首先领学生复习书本上的知识要点,此称串线辅导;然后再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课外拓展;最后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方方面面的需要。

 

在公益课堂,大学生老师倡导的理念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非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他们认为,要让现在的孩子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有一个学生在公益课堂上了一天课后,就不来了。大学生班主任找学生家长询问原因,没想到家长却说:“孩子每周日都去公益课堂上课啊!”班主任开始明白了,这可能是一个“恋网”的孩子。班主任开始在学生家和大学附近的网吧搜索,用了半天时间终于将他找了出来。

正当这名学生等待着班主任呵斥时,预想的情况却没有发生。大学生班主任只给他讲了两个故事:一位名人的奋斗历程和一名大学生因沉迷网络走向堕落的轨迹。

很快,这名学生远离了网吧。每次在公益课堂放学时,还主动要求大学生班主任给家长写一个便条。后来,公益课堂制定了一条规定,大学生班主任要定期与家长和学生所在学校的班主任沟通情况,还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了档案,全面记录这些孩子在公益课堂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

将公益课堂进行到底

公益课堂的经费从哪里来?该院团委书记周英慧对大学生志愿者说:“舞台搭起来了,就看你们自己怎么表演了。”

在公益课堂的机构设置上,除了教学组、班主任等部门外,还设有内政社和外联社,前者负责招生,后者负责拉赞助。

外联社负责人、数学系2002级刘利鑫的口头禅是“越挫越勇”。刘利鑫幽默地说:“出去拉赞助,十次有九次被‘挫’!但我从来没有气馁过,因为我坚信是在做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因此,我鼓励同学们要发扬‘脸皮厚’精神,即使每次无功而返,也是对公益课堂做了一次很好的宣传。”

当然,他们也有被感动的时候。体育用品、眼镜、服装、电脑等大学生消费品的经销商,是他们主攻对象。有一次,他们在游说一家快餐厅老板时,竟然拿到了300元的赞助。“我简直太兴奋了,300元钱能印多少张卷子啊!”刘利鑫说。

把课堂办到学生身边

经费虽然捉襟见肘,但毕竟将公益课堂维持了下来。至今,公益课堂的教师们没有拿过一分钱报酬,还经常搭上路费和盒饭。这些他们都能忍受,但在2004年冬天,公益课堂差点就挺不住了。

那年冬天,学生少得可怜。每个年级原来是两个班,结果合并成一个班也没有多少人。有一次,韩雪虹上语文课时,竟然只来了4个学生!

韩雪虹落泪了。同学们也强装笑颜地鼓励她:即使只有一个学生,也要讲好这堂课!擦掉眼泪,韩雪虹走向讲台,所有的同学都放下手中的事,一起来听她的课,为她也是为“公益课堂”加油!

经过调查分析后同学们认为:牡丹江师范学院距市区较远,加之天气寒冷,给孩子们上下学带来了很多不便。集思广益后,同学们决定:调整作息时间,把公益课堂办到社区当中。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报名来这里讲课,得到大家认可和通过评委考试后,就能成为公益课堂的正式教师。很快,大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

2006年3月,在牡丹江师范学院院领导的重视下,依托公益课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该院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牡丹江师范学院各个院系与牡丹江市的七个社区结成对子,大学生公益课堂搬进了社区。目前,牡丹江师范学院已有500多名大学生加入到了“公益课堂”教师队伍当中。


版权所有:牡丹江师范学院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